首页 资讯 正文

包粽子、点红、送香囊,端午快到,大学生陪老人过暖心佳节

体育正文 6 0

包粽子、点红、送香囊,端午快到,大学生陪老人过暖心佳节

包粽子、点红、送香囊,端午快到,大学生陪老人过暖心佳节

扬子晚报网5月28日讯(通讯员 余跃 记者 陈咏)“先把两片叶子(yèzi)像这样重叠起来,窝出一个斗型,合紧(héjǐn)一点,米(mǐ)装进去不能漏出来。”27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淑女学堂成员来到扬州市邗江区冻青社区(shèqū),与社区老人提前过端午。 “丫头,手指要轻柔,跟着我一起来,粽叶要合紧,不能漏米。”古稀之年的姚(yáo)秀芳老人,动作轻快利索,从裹叶到放米(fàngmǐ)再扎上棉线,手指上下翻飞间,一只翠绿的粽子就包好了,“你们看,不难吧。多看多练,你们就能跟我一样包出(bāochū)好看的粽子。”姚奶奶(nǎinǎi)用多年的经验告诉同学们最为朴素的人生哲理(rénshēngzhélǐ):勤能补拙。 “每年端午都(dōu)是在家吃妈妈包(bāo)的现成粽子(zòngzi),现在上了大学,能有这样的机会亲手包粽子,虽然(suīrán)有点难度,但学习的过程很有趣,也很有收获。”大一学生杨蓓茹提溜着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兴奋地请同学(tóngxué)帮忙拍照发朋友圈,“这是我长这么大包的第一个粽子,虽然形状不太规整,但意义非凡!” 刚出锅的粽子弥漫着粽叶和糯米的清香,孔爷爷和姚奶奶热情招呼(zhāohū)着同学们(men)团团围坐,一同品尝劳动成果。端午(duānwǔ)(duānwǔ)前后正值农历五月,气候湿热,古人通过(guò)“点红(diǎnhóng)”趋避毒虫侵扰。现场,老人用筷子依次为青年学生“点红”,寄托长辈对晚辈健康成长的祝愿。“儿子儿媳在南京打拼,前天打电话说(shuō)今年端午没时间回来一起过了,心里还有点难过。有你们这群大学生陪我们提前过端午,很开心。”姚奶奶的老伴孔爷爷一边给同学们点红,一边告诉记者。 活动中,为让独居(dújū)老人过上一个安康(ānkāng)顺遂的端午节,该校淑女学堂的同学们提前制作了包有艾草、菖蒲(chāngpú)、金银花的手工香囊,放在老人们的床头。“看到刘奶奶就想到了我(wǒ)的奶奶。”会计专业的蔡沁艳说,“今年我要找工作,没法回家和奶奶团聚,我会把亲手做的香囊寄给奶奶,希望她安康长寿(chángshòu)。” 学院学工办负责人表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de)传统美德,学院关心关注银龄群体,通过“同过传统节日”等(děng)方式,引导学生在(zài)体验民俗之美中涵养敬老爱老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包粽子、点红、送香囊,端午快到,大学生陪老人过暖心佳节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